Trends期刊7月中国学者论文合辑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CellPress细胞科学 ▲
作为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的权威综述月刊,Trends系列旨在为科学家们提供具有权威性且易于理解的科研趋势。其16本Trends期刊涵盖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不同领域。
为了让大家对于Trends期刊有更深入的了解,小编整理了2020年7月份发表在Trends期刊上来自中国大陆学者的论文,与大家分享。
*以下部分内容译自英文,仅供参考,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孙宇团队在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上发表细胞衰老与人类自然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内在关联和干预策略
“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朱颜渐老,白发已生;而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却似永远的梦境。人类历史漫漫长河中,衰老与长寿是千百年来各个民族经典的话题,永远带着神秘、沧桑却又经久不衰的浓厚气息。
孙宇研究员携美国罗彻斯特梅奥诊所、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滨州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上发表重要综述,系统阐述了细胞衰老的研究历史、典型特征、分子机制和对机体衰老的影响。伴随岁月的逐年流逝和衰老进程的发展,机体会发生遗传物质的装配混乱及表达受损、蛋白稳态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营养感应失衡、细胞间通讯和干细胞功能紊乱等变化。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现象均同细胞衰老紧密相关,而多种变化彼此之间又能相互影响最终引起机体衰老和生理机能普遍衰退。
作为一系列人类衰老相关疾病,如癌症、肾病、骨关节炎、心血管疾病(CVD)、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细胞水平的衰老近年已经成为国际衰老研究领域的焦点,而抗衰老药物的研发则吸引了全球无数慢病患者和科学家、临床医生们的注意,并已激起众多国际财团的投资热情。不少动物模型(包括哺乳动物)研究表明,改善衰老相关疾病和延长寿命实际上是可行的。如能在人类身上取得类似的成功,那么在衰老过程中人类便可保持机体正常的功能,从而减轻衰老相关疾病的负担,提高全球人口的生活质量。最有前景的延缓衰老策略包括适度降低营养物感应网络活性,特别是降低衰老细胞中某些细胞器或关键蛋白的功能、抑制一些异常表型的出现(如SASP),甚至从微环境中彻底去除已经衰老的细胞群(senolytics);同时,调动组织器官中尚存的干细胞使其重新进入增殖分化状态、最终焕发机体活力以及优化特定组织的再生功能等。
孙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戴侯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随后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和美国弗雷德哈青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接受博士后训练;2012年起担任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助理教授。2011年获得美国国防部“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Top Discoveries奖,2013年入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014年回国后重点聚焦细胞衰老、微环境与衰老相关疾病的重要病理关联及分子机制研究。最终目的是解析衰老细胞造成周边微环境发生功能性紊乱和生理性失衡的分子基础与关键途径,探索能够特异性控制衰老细胞的生物影响、从而延缓组织和器官一系列退行性变化的有效干预方式。
迄今共发表SCI论文40余篇,在 Nat Med、Nat Cell Biol、Nat Commun、Aging Cel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重要研究论文。近5年来被引用超过2000次,个人总引用超过8000次;至今多篇论文进入Clarivate Analytics国际高被引序列,最高单篇引用达1500+次。发表细胞衰老、微环境和临床治疗抵抗研究领域相关论文多篇。应邀在Trends BiochemSci、Trends Mol Med、Trends Cancer、Mol Cancer、Aging Cell等期刊撰写权威综述多篇。在衰老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国际衰老生物学和老年医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担任PNAS、Nat Cell Biol、Cancer Cell、Nat Mater等期刊审稿人,近5年应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题报告20多次。目前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抗衰老分会委员和国际SCI杂志Translation Oncology共同主编等多项学术职务。
Senescent Cells: Emerging Targets for Human Aging and Age-Related Diseases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Trends in Cancer
张连军课题组在Trends in Cancer上发表肿瘤微环境调节及免疫治疗综述性文章
深入研究肿瘤微环境(TME)对了解肿瘤进展和研发干预治疗的有效手段至关重要。前期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浸润的免疫细胞密度和多样性与患者预后和治疗效果的预测密切相关。根据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和T细胞浸润水平不同,TME可被简单地分为冷肿瘤(无T细胞浸润(少))或热肿瘤(T细胞浸润多)。热肿瘤特点是有大量T细胞浸润和免疫激活,而冷肿瘤则表现出T细胞缺失或排斥。由于热肿瘤对免疫治疗反应率较高,目前各种研究都集中在如何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期望可以获得更好的免疫治疗反应。近日,受Cell Press旗下期刊Trends in Cancer邀请,张连军研究员发表了题为“Turning Cold into Hot: Firing up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的文章,系统阐述了调节TME以提高抗肿瘤免疫力的潜在策略,使冷肿瘤对免疫治疗更敏感。
张连军课题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肿瘤微环境的代谢/表观遗传调控。在此次受邀综述中首先简要地总结了几种最新组学技术如质谱流式(Mass Cytometry)、单细胞转录组学(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学(Single-Cell Epigenomics)以及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Metabolomics/Proteomics)对TME研究的推进作用,这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我们对TME复杂性和异质性的理解和认识。接下来该论文系统阐述了调节TME以提高抗肿瘤免疫力的潜在策略,主要讨论了树突状细胞(DC)与T细胞Crosstalk、天然免疫传感机制、致癌信号的基因突变及免疫逃逸和TME的表观遗传调控、肿瘤-免疫循环中的代谢调控及铁死亡(Ferroptosis)、 溶瘤病毒促进免疫浸润等几个关键因素。TME是一种高度动态的网络结构,在肿瘤进展不同阶段及干预治疗过程中会发生相应改变。因此,开发新的高通量单细胞研究方法,在肿瘤空间环境中结合多组学分析,将能够深入描述TME中不同细胞类型的表型、功能特征,并更好地揭示它们在癌症发展和转移的不同阶段的关联。目前最关键的仍然是克服TME中的免疫抑制和营养代谢压力,开发适当的模型系统,如类器官培养和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对更好地研究人类TME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及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等资助。
张连军
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12-2018年在瑞士洛桑大学路德维格癌症研究中心先后任博士后及课题负责人,于2018年 全职加入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任系统肿瘤免疫学及免疫代谢研究组长。长期从事肿瘤、感染等疾病模型中T细胞分化及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在Immunity, Cell Research, Autophagy, Cell Report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Journal of Immunology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40余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课题组主要从事肿瘤免疫学及免疫代谢方面的研究工作,将联合多组学技术,通过靶向CD8 T细胞内信号通路及代谢途径,结合炎性肿瘤微环境的代谢及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研究,期望发现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及策略。他在多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AAI,EMBO等)上做特邀报告,担任多个重要学术期刊特邀审稿人。他目前是国际肿瘤免疫学会会员,中国免疫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担任中国抗癌学会肿瘤代谢分委会免疫代谢学组委员等。
Turning Cold into Hot: Firing up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Alice C. Hughes团队在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上发表综述文章
The Belt and Road may become the larges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n human history. Although som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s have been researched, no synthesis exists that explores the more nuanced implications of the project and suggests how to moderate them. Here a group of over 250 experts explored important issues for the BRI that have been overlooked and whose implications have been underestimate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roads and rails, such as fragmentation and degradation are obvious. The impacts in terms of shifting populations and their needs are less evident. This includes the impacts o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and native systems.
The BRI does not only carry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There is a suite of complex issues which are not immediately obvious. Geopolitical rivalry could make investors take bigger financial risks, or fund less sustainable targets. For example, after a lapse of twelve years, the World Bank resumed funding large dams in response to pressure from new development banks. On the other hand, geopolitical rivalry could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standards. It could even e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ed frameworks to better en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w governance and leadership approaches, including ecological redlines, are required to limit the dangers inherent in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 The $32million science fund can help provide the data to establish priorities and meet the goals of ecocivilisation. Upgraded global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nd more cooperative modes of governance are prerequisite for a more sustainable and equitable BRI and for the future of ecological systems and human societies.
Alice C. Hughes
副研究员
Alice’s work focuses on patterns of biodiversity and drivers of biodiversity change, at various spatiotemporal scales in order to develop pro-a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t aim to mitigate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biodiversity. Her research spans from biogeographic research to conservation prioritiz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ols for conservation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She currently also has projects on mapping karst biodiversity and centres of endemism, and developing priorities for regional conservation for Southeast Asia. Her work has included extended reviews on the threats to Southeast Asian biodiversity, mapping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and threats for the Southeast Asian region and exploring the impacts of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 on biodiversity. In addition we have a number of projects on ecosystem services, which range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Redline Policy, to understanding pollination networks, and how the structure of these networks vary with distance from intact habitat,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bats and their role in these networks. She also explores the limitations of different datasets, and approaches to better integrate data to develop implementable science based solutions for policy and management. Her work seeks to better understand natural systems, and to use that information to develop priorities for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also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tools such as using bat bioacoustics to rapidly inventory diversity and develop standard methods for surveys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development on biodiversity. Alice’s work aim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in addition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extensive capacity-building across the global tropics Alice also attends intergovernmental meetings and works across society to translate conservation science into something implementable and practicable, and to help develop and disseminate evidence-based policy and management approaches.
Horizon Sca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王官锋课题组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关于NLR蛋白调控因子的长篇综述
植物在对抗病原菌的过程中进化出复杂的免疫系统。NLR (Nucleotide-binding, leucine-rich repeat)类抗病蛋白是植物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其活性受到分子内和分子间蛋白互作的精确调控,其中NLR 的互作蛋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官锋课题组应邀在Cell Press旗下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题为“Fine-Tuning Immunity: Players and Regulators for Plant NLRs ”的综述文章,对NLR的互作蛋白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分类,对各类互作蛋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总结,并探讨了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文章将NLR互作蛋白归纳为七类,包括转录调控因子、激酶或假激酶、分子伴侣或辅分子伴侣、泛素连接酶、Small GTPase相关蛋白、Paired NLRs及其他类型的互作蛋白等。根据目前已有研究,系统总结了NLR互作蛋白的类型、与NLR蛋白的互作结构域及验证互作的实验方法、互作蛋白的功能、涉及的宿主、病原菌及效应蛋白等重要信息。进一步以NLR蛋白SNC1为例,阐释不同类型的互作蛋白如何调控SNC1蛋白的激活和降解。这对理解不同植物中的NLR及其互作蛋白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文章的第一单位为山东大学,王官锋课题组助理研究员孙扬为第一作者,王官锋教授为通讯作者。本课题组硕士研究生朱玉秀,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Peter Balint-Kurti教授为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王官锋
教授
王官锋,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国际植物病理杂志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编委 (Associate editor)。2002年获得山东农业大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2009 年获得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王官锋课题组长期从事植物NLR互作蛋白的挖掘和调控机理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 PLoS Pathogens,PLoS Genetics,Plant Physiology,New Phytologist等刊物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目前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玉米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功能研究;(2)玉米超敏感防卫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3)玉米 NLR 类免疫受体 Rp1-D21 的调控机理研究。
详情可参阅山东大学个人主页:http://www.lifesci.sdu.edu.cn/info/1062/1655.htm
Fine-tuning Immunity: Players and Regulators for Plant NLRs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陈国强课题组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发表合成生物学与基因编辑工具提高PHA代谢的研究进展综述
近年来,白色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类环境友好的高分子聚合物,也被称为“生物塑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动物可食用性,在工业、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都有着应用前景。然而,与传统塑料的生产相比,PHA的大规模生物制造面临着因成本高而引起的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如何降低PHA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研究的热点。合成生物学与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PHA的生物合成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已经成为提高PHA代谢、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近日,受Cell Press旗下期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邀请,陈国强和王颖等发表了题为“Synthetic Biology and Genome-Editing Toolsfor Improving PHA Metabolic Engineering”的文章,系统分析了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工具在提高PHA代谢,强化PHA生产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目前提高PHA合成效率的方法主要包括PHA合成途径的构建与强化、代谢流调控、底盘宿主优化等。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工具的发展为这些方法注入了新的力量。最近的研究中,启动子工程、RBS优化、基因组整合、细胞形态工程、细胞生长重编程、下游过程优化等方法被应用于PHA的生产中,提高了PHA的合成效率,拓宽了产物的多样性,同时降低了其生产成本。此外,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PHA合成途径的改造与优化、PHA合成代谢流的调控以及对模式或非模式底盘微生物形态的调控等相关研究中。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在调节PHA产物中聚合物的分子量、共聚物的成分与含量,提高PHA的积累以及简化下游处理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高效新颖的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开发将更快的推动PHA工业化生产的进程。该研究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以及重点项目等的资助。
陈国强
教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兼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获得者,973“合成生物学”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曾连续6年获得清华大学学生“良师益友”的光荣称号,进入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名人堂。连续9年获得清华大学高论文他引的“梅贻琦奖”。连续六年获得Elsevier出版社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高引用作者。长期从事“微生物合成生物学,微生物PHA材料合成及其极端细菌为基础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微生物和PHA生物材料相关论文300多篇,Web of Sciences纪录论文被引用一万九千多次(H指数为64)。获得授权专利35项,45个公开专利。开发的技术已经在数家公司用于大规模生产微生物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使我国成为PHA领域国际上学术和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以及其医学应用研究做多的国家。获得的荣誉包括: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2016)、候德傍化工创新奖(2015)、首届闵恩泽能源化工杰出贡献奖(2013)、谈家祯生命科学创新奖(2011)、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4)、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3)、纽伦堡国际发明奖(2003)、茅以升科技奖(2003)、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2002)、 国家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2002)等。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报》、《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Biotechnology Journal》和《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副主编和诸多相关领域如《Trends in Biotechnology》,《Current Opinions in Biotechnology》,《Metabolic Engineering》和《Biomaterials》等的编委。
Synthetic Biology and Genome-Editing Tools for Improving PHA Metabolic Engineering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山东大学张友明院士团队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发表基于Red/ET同源重组的Recombineering技术开发及用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的进展
天然活性产物是抗感染抗肿瘤药物的主要来源。微生物基因组中存在众多天然活性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如何将这些丰富的基因资源用于天然活性产物挖掘依赖于有效的基因编辑技术。
受Cell Press旗下期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邀请,张友明院士团队发表了题为“Recombineering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of Natural Products Biosynthetic Pathways ”的文章。本团队首创了基于噬菌体Red/ET重组酶的 DNA 重组工程技术(Recombineering),经过不断发展,已建立了基于此技术的天然活性产物挖掘技术平台,尤其在大片段基因簇的直接克隆、多片段DNA组装、无痕敲除等方面优势明显,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该论文详细介绍了Red/ET DNA 重组工程技术最近几年的发展,探讨了此技术在天然活性产物挖掘方面的主要应用,如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生物合成途径的重构、优化和产量提升等。
该论文相关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经费资助,并入选教育部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
该论文第一作者是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Muhammad Nazeer Abbasi;论文通讯作者为李爱英副教授、张友明院士和王海龙教授;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唯一单位。
张友明
院士
张友明:教授,博导,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2019)、国家特聘专家(2014)、2018及2019年度“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2019)。他1994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1995年-2000年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医学院、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创立了革命性的Red/ET基因重组技术(Recombineering),并于2000年以Red/ET技术为基础创立了德国基因桥公司(Gene Bridges GmbH),任首席科技官;2013年被聘为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任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他主要从事微生物基因组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尤其是应用于微生物医药领域,累计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其中Nature及子刊论文10篇,总影响因子>650,总引用次数>11300, H指数49;其首创的Red/ET基因编辑技术Recombineering在Nature Genetics发表,单篇引用次数>1300;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1项,已在世界三十多家著名生物医药公司和数百家科研机构得到应用。其团队的“Red/ET基因组编辑与微生物资源发掘”荣获201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李爱英
副教授
李爱英:博士,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曾在台湾阳明大学、德国马普化学生态所、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从事访问学者及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兴趣是微生物天然药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病原菌群感效应抑制剂筛选以及极端环境微生物功能基因资源发掘等;曾经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第四届“生物科学特别项目”博士后奖学金、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博士后奖学金、中国环境微生物学“简浩然优秀论文奖”等;先后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七项省部级项目;已经在国外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包括Chemistry and Biology、Molecular Microbiology、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Trends in Biotechnology等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领域刊物);已获得授权专利2项;美国微生物学会及日本放线菌学会以及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曾任湖北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光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五位,2019)。
王海龙
教授
王海龙:教授,博导,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致力于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和生物合成途径优化。开发了基于大肠杆菌Red/ET重组的基因组大片段直接克隆技术、DNA多片段组装技术和无缝定点改造技术,建立了生物合成途径高通量直接克隆、改造和转移的技术平台,并致力于重要活性代谢产物高效链霉菌细胞工厂的构建。研究成果促进了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的发展,已在Nature Protocols、Nucleic Acids Research、ACS Synthetic Biology、Trends in Biotechnology等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2篇。影响因子总计超过180,总引用次数超过500次。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1项和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1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申请美国、欧盟发明专利各1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位),山东大学重大科研突出成绩奖励1项,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十佳书院导师。
Recombineering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of Natural Product Biosynthetic Pathways
刘龙团队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发表关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微生物底盘构建的综述文章
近年来,利用微生物细胞工程技术高效合成高附加值天然产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篇综述中,江南大学刘龙教授团队描述了为天然产物生产构建底盘细胞的流程。首先,作者讨论了最近开发的基因组挖掘策略,用于识别和设计生物合成模块,并比较不同宿主微生物的特性。然后,作者总结了用于重建和微调生物合成途径和转运机制的最新系统代谢工程工具。最后,作者讨论了构建下一代底盘细胞以生产天然产物的未来前景。为合理设计和构建生产天然产物的微生物菌种提供了理论指导。
刘龙
教授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模式工业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底盘细胞的理性设计、复杂基因线路构建与动态代谢工程研究,包括代谢元件挖掘创制、代谢途径设计重构、代谢网络模块组装等,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高效生产重要功能营养品(乙酰氨基葡萄糖、母乳寡糖、低聚乳果糖、熊果苷、甜菊糖苷、糖基维 C、维生素 K2 等),部分产品如乙酰氨基葡萄糖、维生素 K2、磷脂酰丝氨酸等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Microbial Chassis Development for Natural Product Biosynthesis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推荐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细胞科学